查看原文
其他

注意防御!今年以来最强降水将“抵达”东莞


全体小伙伴注意!东莞未来几天将迎来今年以来强度最强持续时间最长、影响范围最广累计雨量最大的强降水过程!5月9日晚,在收听收看全省强降雨防御工作视频会议后,东莞迅速召开全市强降雨防御工作会议,对防御工作进行再部署、再动员。


暴雨啥时候来?今天(10日)下半夜开始出现强降水
最强在10日下半夜到11日11日下半夜到12日12日下半夜到13日夜雨特征明显


累计雨量?三天累计暴雨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!三天累计雨量200到300毫米局部400毫米左右最大时雨强80毫米左右


哪里最大?全市雨露均沾!


强对流类型?主要是短时强降水,有雷暴局部有8级短时大风!


为什么本次降雨这么强?有季风加持,水汽杠杠的输送


东莞未来几日天气预报


预计我市10日白天有中雨,夜间雨势加大,有大雨到暴雨;11-13日受高空槽及冷空气影响,有暴雨到大暴雨、局部特大暴雨,并伴有雷暴和8级左右短时大风等强对流天气;受冷空气补充影响,14-15日仍有大雨到暴雨,气温下降;展望16-18日阴天到多云为主,早晚较清凉。




温馨提示

1、请注意防御短时强降水引发的城乡积涝、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;
2、请注意防御短时大风和局地雷击导致的厂房工棚、临时构筑物、户外广告牌、树木倒塌等灾害;
3、需注意做好疫情防控临时构筑物的防范短时大风、雷电和强降水工作。


东莞市教育局也在5月9日发布提醒称,学生和家长要提前了解《东莞市中小学校、幼儿园突发气象灾害应急工作指引》《东莞市“五停”工作指引》,熟练掌握预警信号,当预警生效时,需要根据天气的具体情形做出不同的安排,如上学时段暴雨红色预警信号生效,未启程上学的学生不必到校上课;上学途中的学生应就近选择安全场所进行躲避,已到校学生服从学校安排。



遇到暴雨天气如何防范和自救?这些知识点,速看

↓↓↓


房屋地势低洼进水怎么办?


首先要切断电源,防止触电;同时将电器插座、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。

如居住环境在低洼院落、平房或是地下室,可采取“小包围”措施,对地势较低的房屋进行加固改造,如砌围墙、大门口放置挡水板、配置小型抽水泵等进行防护。


如遇山洪等地质灾害怎么办?


如在河道附近,向高处或利用工具尽快转移。短期内连降暴雨,河水会猛烈上涨,所以不要呆在河边,如果遭遇此情况,应按照预定路线,有组织地向山坡、高地等处转移 ;如果已被洪水包围,要尽可能利用船只、木排、门板、木床等,做水上转移。


如在山区,强降雨天气很容易暴发山洪,一定不要渡河,不要在底层疏松的山体下面久留,以防止被山洪冲走。特别警惕远处传来的土石崩落、洪水咆哮等异常声响,发现泥石流、滑坡袭来时,马上向沟岸两侧高处跑。避灾场地应选择在斜坡缓而地面土石完整稳定,无流水冲刷的地段。

行车遇积水被困车内如何逃生?


如遇车辆被积水围困,可根据水位采取以下措施。

刚进入涉水路段时,及时打开中控锁,以防浸水后失灵。如能打开车门,迅速打开车门逃生。
当车辆水位位于车门1/3时,车门是很容易推开,可以直接打开车门逃生。但当水位已漫及车窗但未高过车窗时,车门无法打开,从天窗或摇下侧窗玻璃逃生。

当车辆沉入水中后,车头会先到达水底,空气会积存在车尾,要逃到车尾,利用尾部的空气维持生命。深吸一口气,打开车门或砸烂车窗逃出。


强降雨天气公共交通是否安全?


如遇强降雨,尽量不要乘坐地下交通工具,地铁内部进水后,排水泵水闸断电,无法有效将积水排出。


乘坐大巴、公交车等公共交通用具,如遇洪水围困应及时离开车辆,不要在车内逗留,及时找附近建筑物,室内避险。



如无法及时获得救援怎么办?


尽可能随身携带可移动通讯设备,以防停水停电,房屋倒塌,道路不通的情况,及时发出求救信息。


关注救援平台信息,救援组织。在重大自然灾害发生时,由于道路不通等原因,救援队不能及时抵达救援地,此时可通过政府、学校等机构开设的网络救援渠道,及时发出求救信息,明确求援位置。



强降雨天气自救装备有哪些?


尽可能准备充足的食物、饮用水、手电筒、急救药物、手机充电宝等应急物品。在易发生山洪、洪水灾害的地带居住的居民,应常备无线电设备,比如收音机,能第一时间接收外界信息。
以上强降雨天气自救指南,一定要记牢,遇到紧急情况不要慌张。除自救外,公众还需了解救援渠道,自救+求救为安全避险的上上双保险。此外,安全防御还要靠大家平时的努力,多关注预警预报信息,学习防御小知识,紧急时刻可救命!
- THE END -

出品:松山湖融媒体中心

来源:东莞发布、东莞市卫生健康局

编辑:欧阳泳琪

审校:莫楚乔、林倩萍

想了解更多松山湖资讯

记得联系小姐姐

户外劳动者的休息站!松山湖首个“工会爱心驿站”揭牌5月10日,松山湖开展核酸重点检测工作事关深莞通勤人员!松山湖市民中心入场措施更新最新!来(返)莞人员健康管理措施(5月9日)“滴”~低碳卡 | 30天降碳打卡挑战,助力“双碳”未来


Hi,你“在看”吗?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